学院动态

斩获近40项学科竞赛奖项!这一路上,他越炼越强

2024年05月07日         浏览次数:13

人物介绍

王靖丞,计算机与自动化学院2020 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,中共党员,班长,院党校宣传委员;曾获“校级实践模范标兵”“优秀团支书”“优秀学生干部”“三好学生”等称号;参加各类学科竞赛,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、省级奖项7项、校级奖项18项、院级奖项10项。其中,省级及以上奖项有:全国3D大赛三等奖、省级特等奖,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,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省级二等奖,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等。


图为王靖丞作为优秀学生党员代表发言

记者:

恭喜你获得国家奖学金,可以分享一下获奖感受吗?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?

王靖丞:

获得国家奖学金,我心里是很开心的,这是对我过去取得成绩的肯定,说明我过去努力的方向是对的,结果是好的。我要感谢一路来给我指导的班主任、专业课老师、辅导员,以及和我一起参赛的队友们,是他们给了我指导、帮助和支持,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。同时,获奖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鞭策,激励我今后要更加努力,不负大家的期待。


记者:

看到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不知道有何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?可以分享一下吗?

王靖丞:

重点是课前要预习,上课要认真,下课要做相应的习题训练,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,老师们都很愿意为我们答疑解惑的。

我平均每天都会安排三四个小时自习,对每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,同时主动去学习一些未来可能需要的知识,比如备考英语四六级,或者学习机械制图软件等。当然,一味地追求学习时长是没必要的,学习讲究效率,效率高的时候可以多学点;效率低的时候,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。


记者:

看到你的获奖经历,发现你在学科专业竞赛方面十分拔尖,获得了不少省级及以上奖项,请问你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参加竞赛呢?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?

王靖丞:

刚进大学时,班主任就推荐了一些比赛,告诉我们哪些竞赛对我们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有帮助,并指导我们做好生涯规划,引导我们在大学逐渐明确自己的目标,并为之奋斗。于是,在班主任的带领下,只要学校有和我们专业相关的竞赛我就会去参加。

每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比赛,都会有指导老师对我们进行培训。培训期间,老师们一般都会对整个备赛过程制定教学计划,指导我们备赛。理论课上认真学习,实践课上积极实操训练,课下再解析一些学长、学姐的优秀获奖案例,做到课上课下相结合。

我的参赛经验,就是首先对培训期间的学习内容做好总结,最好是能够做一个思维导图,其次在网上学习备赛经验,多下功夫去钻研获奖案例,分析别人为什么能够获奖,创新点在哪里,自己应该怎么去完善、创新,最后开始解析近几年的真题,检验自己的水平,完成之后进行复盘。



图为王靖丞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(湖北赛区)


记者:

通过比赛你有哪些收获呢?

王靖丞:

经历了这么多竞赛,我的逻辑表达能力、知识储备量、动手能力、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特别是与我的专业学习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。

我参加的大多是与专业相关的工科类比赛,实操类较多。在参加比赛时,如果我们还没开设相关课程,我会在赛前自主学习。我大二时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时,就已经提前学过了MATLAB(商业数学软件),到了大三我们系开设相关课程时,我学起来就轻松多了。反之,我之前学过的一些课程或者参与过的实习所学,也能运用到竞赛中,通过竞赛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,让我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。而且竞赛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,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。

这些专业竞赛的经历,对我们今后就业和考研都有很大帮助,所以我也建议同学们在校期间可以多参加学科专业竞赛,抓住竞赛机会,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

记者:

学长参加了这么多竞赛,还担任班干部,可以说大学期间非常充实了,为什么想到还要去参加志愿服务呢?

王靖丞:

如果学习是立身之本,那么实践与志愿服务便是不可缺少的成长养料。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,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利用自己所学帮助他人,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,另一方面是希望以此提升自己,学习、了解以前不曾接触过的领域。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,坚信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。


记者:

学长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吗?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?

王靖丞:

平时喜欢打篮球、听歌,篮球,参加过“新生杯”“七彩”篮球比赛,适当的运动可以提升身体素质,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,同时也是缓解压力、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。


记者:

 能不能对正处于大一大二阶段的学弟学妹们提几个建议?

王靖丞:

在专业课听不明白,为了参赛付出了很多努力却没获奖时,我也会感到迷茫,这个时候通常会打篮球,出去玩,放松一下。当心态出现问题时,就放下手中的事情,开始复盘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,吸取经验教训,调整自己的状态。

生活就是如此,能够认清生活的真相后,依然热爱它,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


图为王靖丞(左二)参加赛前小组讨论

记者:

 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,你有没有得到过一些老师和同学的帮助?或者哪个老师、哪个人对你的影响最大?可以讲讲其中的故事吗?

王靖丞:

我要感谢班主任吴礼彬老师,在我刚入学时,他就在专业学习、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了我很多指导。比如他会告诉我们,需要掌握哪些专业技能,参加哪些竞赛能提升专业能力,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,并且分享他自己的经历指导我们定目标,做规划等。

备赛时,他会先给出建议让我们自己发挥,如参加“互联网+”、“挑战杯”等比赛时,他会建议我们作为工科类专业应该主攻机械装置类,敲定选题的大体框架之后,他会帮我们复盘并运用抛出问题的方式引导我们思考、钻研,让我们不断完善细节。

在参赛时,他会耐心指导,如备战全国3D大赛时,我的模型部分有问题,不知道如何解决,他不厌其烦地反复画图演示,直到我听懂、学会为止。

我还要感谢经常和我组队参赛的队友们,他们是夏辉、张青松两位同学,每次参赛他们都无条件支持我,和我并肩作战,这让我拥有十足的动力和信心。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备战“互联网+”竞赛,我们三个人连续一个月,每天晚上都在教室里备赛到晚上快11点。回寝室的路上,我们都在讨论参赛的内容。



联系我们

九州ju111官方网站计算机与自动化学院
学院电话:027-88147380 88143102
传真:027-88147110
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3号
邮编:430065

学院微信公众号

学院抖音号

学院2024级本科招生咨询群